----- 廣告 Ad -----
大潭郊野公園是一個可以讓人們與自然環境接觸的地方。它位於香港島東部,佔地面積相當於香港島的五分之一。公園內有四個水塘,透過大潭水務文物徑的步道連接在一起。
沿著文物徑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水務設施,其中一些已被評定為法定古蹟。例如是建於百多年前的花崗石石橋和水壩。如果要走完整條文物徑,大概需要花上兩個小時;而除了歷史建築,大潭郊野公園也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,值得我們去探索。
半陸棲蟹各具美態
在這裡,潮間帶生態博士研究生Christine介紹了一些半陸棲蟹的特點。這些蟹類生活在靠近海岸的地方,可以用揮鉗或磨鉗發出聲音以進行溝通。其中一些蟹類的鉗子是紫色的,如柏氏東方相手蟹,具有保護色,看起來像枯葉,紅螯螳臂蟹則有紅色的鉗子。大陸擬相手蟹的背部是綠色的,鉗子則是橙色的;只要細心分辨,便會發現這裡已是半陸棲蟹的樂園。
與水中的蟹不同,半陸棲蟹可以適應在陸地呼吸。大潭郊野公園邊陲是港島唯一的有具規模的紅樹林,這裡你可以看到麗彩招潮蟹 (又稱西瓜蟹),它們的背部呈現藍綠色底,並有黑色直條紋。雄性的鉗子有一大一小,大鉗用於招手和戰鬥。此外,乳白南方招潮蟹 (又稱清白招潮蟹) 也是紅樹林中的一種顯著物種。它們比較害羞,雌性會被雄性吸引進入洞穴,雌性會觀察多個洞穴,然後找到最合適的雄蟹。
夜晚尋找罕見小蛙
入夜之後,大潭郊野公園又有另一番景象。長春社助理保育經理劉善鵬告訴我們有關夜行生物的資訊,包括一些特殊品種的青蛙,例如頭上有短角的短腳角蟾,香港以外都少見,主要以昆蟲為食。此外,香港首次發現的盧文氏小樹蛙是香港的特有種,也是全球瀕危物種,細得與我們的指甲差不多大小,並且具有吸盤狀的手指,可以爬樹。另一種在夜間活動的物種是來自南美的溫室蟾,它是一種外來品種,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,可能與本地物種如盧文氏小樹蛙競爭,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其對本地生態的影響。此外,夜晚還可以觀察到鋸尾蜥虎,這是一種只見到雌性的蜥蜴,它們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產卵。
----- 廣告 Ad -----
劉善鵬提醒,在夜間探索時,我們應該避免亮著電筒靠近生物,亮光可會對它們產生干擾。紅燈的干擾較少,因此建議使用紅燈來照明。同時,夜行時跟隨生態導師的指引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親身體驗過大潭郊野公園的自然多樣性後,令人意識到大自然的奇妙之處;原來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,已經有這麼多值得探索的自然景觀。
《大自然深度遊》
十集資訊性節目,提供十個香港自然景點的遊覽資訊,由主持人搭配專家介紹各景點的生態資訊和郊遊路線,介紹當區的生態特色。
本集節目「大潭郊野公園的日與夜」於2023年12月30日晚上7時在港台電視31播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