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 廣告 Ad -----
米埔及內后海灣是國際重要濕地,也是本地唯一濕地保護區,擁有極高的生態價值——米埔自然保護區是水鳥遷徙的重要中途站,而每年冬季,約有六萬隻水鳥來到香港的后海灣渡冬。另一方面,米埔及內后海灣也有很多其他動物棲息,因此保育員要做好生境管理、進行研究和監察,保證環境適合各種生物生活。
每年冬天,很多候鳥也會前來米埔自然保護區過冬,包括珍貴的黑臉琵鷺,這是世界瀕危鳥類,全球僅剩六千多隻,每年有多達三、四百隻黑臉琵鷺在米埔和附近地區出沒。因此保育員必須了解這裡的雀鳥數量變化、牠們在哪個基圍的數量增減及物種種類等,以保護這個重要的動物棲息地。
----- 廣告 Ad -----
經營基圍營造雀鳥生活環境
基圍原本是漁民用來養殖和捕捉魚蝦的生態水塘,由於基圍與海洋相連,水位會隨潮汐變化而改變;只要水位合適,水鳥便會在基圍覓食。運作基圍可持續管理濕地,因此目前米埔自然保護區有十七個鹹淡水基圍,可讓野生動物有理想的環境生活。保育員亦要留意水位高低,以迎合不合動物的棲息需要,故此會於初一、十五亦即大潮時候放水,讓雀鳥逗留在基圍內。
此外,為確保雀鳥能夠使用保護區的堤壆,以及營造更自然的濕地環境,保護區由2006年起引入水牛,讓牠們吃掉過高的雜草,並於行走時壓下草地。同時水牛在泥窪打滾,也能為其他動物儲存更多水源;被水牛驚飛起來的昆蟲,亦成為雀鳥的美食。
收集糞便監察珍貴歐亞水獺
除了候鳥,歐亞水獺也是米埔保育區的重點研究對象之一。香港大學的研究指出,全港只找到七隻歐亞水獺,在米埔則找到四隻,但由於歐亞水獺晝伏夜出,難覓踪影,因此保育員需收集水獺的糞便進行基因分析,以了解水獺數量和活動範圍;保護區和周邊魚塘也有安裝紅外線相機,用於自動拍攝水獺活動。
----- 廣告 Ad -----
香港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的候鳥飛行航道上,每年候鳥從西伯利亞的繁殖地進行數千公里大遷徙,香港是中途站之一,因此我們必須保護這片濕地,讓候鳥安全地遷徙和渡冬。除此之外,積極保育濕地也可保護人類的藍碳棲息地;濕地具有吸收和儲存大氣中碳的能力,有助減緩氣候變化影響。因此,保護濕地不僅對候鳥有益,也為人類帶來重要的好處。如果想更加了解香港的自然生態,不妨造訪米埔新落成的斯科特訪客中心,與濕地近距離接觸吧!
節目介紹:《大自然深度遊》
本節目將提供十個香港自然景點的遊覽資訊,由主持人搭配專家介紹各景點的生態資訊和郊遊路線,介紹當區的生態特色。本集節目「米埔守護者」於2024年1月13日在港台31播放,時間為晚上七時至七時半。